保護修復,打造生態美景
開展“三大一強”專項攻堅行動,我省采用“中西醫結合”的辦法。大保護即在空間上科學劃定生態紅線,大治理是采取西醫止血的辦法止住污染,大修復則是運用中醫整體觀系統調理。
“雨天滿地泥、晴天滿場灰”,曾是馬鞍山市薛家洼一帶環境的真實寫照。長江主航道由江心洲西岸轉向小黃洲東岸的轉折點,形成了這處天然的港灣。因自然條件優越,薛家洼一度是長江干流馬鞍山段漁民、漁船最集中的地段,也成為一些非法碼頭和“散亂污”企業的聚集區。
“整改前,‘散亂污’企業、養殖場、棚戶區住戶、船上漁民生產生活造成的各類污染,嚴重影響江岸環境和長江水體,區域整體環境臟亂差。”馬鞍山市花山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陳呂虎坦言。當地經過一年多的整治,拆除了非法碼頭,但復綠質量不高、“兩斷三清”不到位、環境整治不徹底。薛家洼區域分屬花山區、雨山區。今年4月起,隨著“三大一強”專項攻堅行動實
施,兩區成立“三大一強”專項攻堅行動指揮部,對986畝薛家洼區域進行總體規劃,組建拆違、復綠、環保、漁民上岸四個專項工作推進組,搬遷拆遷、種草植樹、修復江岸、建設游園步道,逐條逐項細化整改措施,一座嶄新的生態游園亮相長江邊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蔚藍的天空下,滾滾長江浩蕩奔流,近處的江面波光蕩漾、干干凈凈,自然灘涂、水生樹林盡收眼底。環顧岸線,高樹、灌木郁郁蔥蔥,一幅水清、岸綠、景美的生態畫面。
長江,滋潤著兩岸的大地。一邊是雄渾壯闊的萬里長江,一邊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,在蕪湖市長江與青弋江交匯處附近,“美如畫”的十里江灣,是市民休閑、健身、觀景的勝地。記者前不久參加江淮環保世紀行來到當地。“這里很熱鬧,每天晚上有兩三萬人游玩。”弋江區城管局十里江灣城管中隊隊長李大強
說。
如今的美景,過去卻是另一番景象——修造船點、坐灘船只、船舶交易點“臟亂差”,岸邊種菜、養雞養鴨、存放物料、垃圾堆放隨處可見。2017年5月,蕪湖市啟動長江岸線專項整治,對十里江灣及上下游200多個非法碼頭、修造船廠、非法砂點進行拆除清場,釋放長江干流岸線近30公里,并將岸線1公里范圍定為重點生態建設區,對沿江綠化空白區域進行植綠補綠,構成風光亮麗的生態景觀帶,提升群眾環境獲得感。
自然保護區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,可以為子孫后代留下天然的“本底”。今年5月,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反饋“回頭看”及專項督察情況時,指出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侵占及違規調整問題。相關部門、地方立行立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