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地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要求:
2014年,我國環境保護部發布了一系列場地環境調查、監測、風險評估、修復的技術導則(HJ 25-2014),對我國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及土壤監測提出了指導性的方法,以及全國范圍內適用的具體操作指南。其中,《場地環境監測技術導則》(HJ 25.2-2014)則是具體地規定了場地環境調查、風險評估以及污染場地土壤修復工程環境監理、工程驗收、回顧性評估等過程中的監測方法;該導則中,除了重點對土壤環境進行監測,必要時還要求對地下水、地表水、環境空氣進行監測。在點位布設方法上,明確了系統隨機布點法、系統布點法、分區布點法等三種具體的方法;對每個深度采樣的樣品數、分層采樣的要求也做了具體的規定??梢哉f,本導則的出臺和實施,對于我國污染場地環境土壤監測點位布設,提供了最為科學、適用、完善的技術體系。
場地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原則:
場地污染具有一定的持續性、滯后性和隱蔽性,污染場地的污染物復雜多樣,常會存在于場地土壤、空氣、水等介質中,場地調查要通過調查分析這些污染物狀況,及其與受體相關的多種暴露途徑等,進行風險評估,并為污染修復提供決策參考。因此,場地調查應堅持針對性、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原則。即,針對性原則:要針對被調查場地的現狀、特征,以及潛在的污染物特性,有針對性地進行污染物濃度調查和空間分布調查,為風險評估和污染防治提供現實依據。規范性原則:場地調查要遵循其行業特點和工作要求,要嚴格按照系統化、程序化的方式方法,場地環境調查要嚴格規范,以確保調查方法、調查過程和調查技術的應用具有科學性、客觀性。可操作性:場地環境調查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,場地環境調查時要綜合考慮調查的時間、經費、人員等,結合當前技術發展和人員素能,使調查過程更具可行性。
場地環境調查與風險評估程序:
場地調查的程序主要包括三個階段:識別階段、評價階段和場地風險評估階段。其中,
(1)識別階段。主要是全方位、概略性地收集場地環境信息,初步確定污染場地的調查范圍,并對被調查場地的污染物及其分布作出一個初次判斷。具體需要做的工作包括:場地及其周邊環境信息收集、現場踏勘和整體的信息綜合分析。
(2)評價階段。就是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,對被調查場地的污染特征以及污染程度做出評價,主要的內容是利用技術手段,認真做好污染篩查以及樣品的采集和分析,然后對場地的污染做出整體評價。
(3)風險評估階段。就是對被調查的場地進行污染風險的整體評價,并確定場地的風險等級,提出是否需要修復的意見或建議。這一階段的主要內容包括:基于風險評價要求,進行場地污染特征的周密、詳細調查,尤其是場地周邊受體位置、數量及性質,并對當前被調查場地對目標受體的風險評價,從而確定場地的風險等級,并最終提出相應的處置意見。
行遠場地調查優勢:
報價優勢:行遠內部精益管理,專業技術服務團隊,根據您的需求提供最佳方案,以更低的費用滿足你的質量管理要求。
檢測高效:行遠內部高效運作流程,以更快的速度、更短周期完成工作,調查報告快速抵達您的手中,使您從容應對市場的快速變化。
數據準確:實驗室配備先進檢測設備、高質量的技術團隊、豐富的質量管理經驗,秉持客觀、工作、科學、準確的方針政策,全方位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。
服務優勢:服務優勢:行遠堅持創品牌、優服務、強功能,配備一支專業的、全面的、精準服務團隊,為客戶提供環境檢測、環保技術咨詢等優質服務。